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17年, 第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3-20
  

  • 全选
    |
    探讨与评论
  • 洪大用
    《社会学评论》. 2017, 5(2): 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为原因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确认为一种客观事实。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不同人群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并不均衡。中国政府确认气候变化的客观性,并为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重要挑战。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提示社会学家关注中国现代化转型的环境约束,特别是关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设计和实践的社会复杂性,并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为改进气候政策的设计和绩效做出应有的贡献。
  • 彭远春 毛佳宾
    《社会学评论》. 2017, 5(2): 1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变迁的环境社会学研究展开梳理,发现在生态环境领域,我国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以下特征:城乡二元结构的持续影响与生态环境约束的日益突显、消费主义的盛行与绿色生活的推崇、环境问题的聚焦建构与环境行动的虚拟支持、环境不公的全球扩散与共同行动的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的着力推进与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化。并提出着重对城乡不平等与绿色城镇化、绿色生活方式、网络环境行动、全球性环境问题以及复合型环境治理展开深入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环境社会学研究水平。
  • 笔谈·话语体系建设
  • 李友梅
    《社会学评论》. 2017, 5(2):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蔡禾
    《社会学评论》. 2017, 5(2):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田毅鹏
    《社会学评论》. 2017, 5(2): 3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传承与脉络
  • 谢立中
    《社会学评论》. 2017, 5(2): 39-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所谓“后西方社会学”,主要指涉的是在所谓“西方社会学”传播到非西方世界之后,由非西方和西方国家的社会学家们所建构的一些社会学说。它包括了诸种不同类型。“后西方社会学”既不等于“非西方社会学”,更不等于“去西方”甚至“反西方”的社会学。使用“后西方社会学”这个概念,主要是由于与“去西方化”甚至“本土化”概念相比,“后西方化”概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 林聚任
    《社会学评论》. 2017, 5(2): 56-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是一个理论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的理论话语建构的过程。郑杭生所倡导的理论自觉观和在理论话语创新方面所做的很多重要研究,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探索了理论创新的道路。话语建构论致力于通过话语来揭示社会研究或知识生产的方式,强调话语在这一过程中的建构作用。我们通过立足于本土社会发展经验,发掘可利用的话语和社会文化资源,就有可能实现中国社会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创新性发展。
  • 白乙辰
    《社会学评论》. 2017, 5(2): 6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有关市场秩序形成机制的理论传统中,存在自发论和建构论的二元对立。立足中国社会市场化转型的特殊经验,也形成了一批富于本土特色的理论创见。本文将在充分梳理市场秩序形成的自发论、建构论以及本土经验论三种理论逻辑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个自发性与建构性的互动实践框架,用于分析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历程。在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自发性与建构性两种力量以不同的互动关系机制塑造了实践中的市场秩序形态。在市场秩序的兴起阶段,存在民间自发主体的规则创新与官方建构主体的立法确认二者之间的前后相继。在市场秩序的拓展阶段,存在以市场效率为导向的优胜劣汰与以政治偏好为导向的地方规划两种制度选择机制的左右互搏。在市场秩序的变革阶段,存在地方政府突破体制壁垒的制度创新与企业重塑市场惯习的规则创新之间的相辅相成。
  • 领域开拓·微信民族志
  • 唐魁玉 邵力
    《社会学评论》. 2017, 5(2): 76-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微信与民族志这一人类学的质性研究方法的相遇所形成的微信民族志,为人类学在网络世界开辟了另一个研究空间。对微信朋友圈中微友之间的话语、文本的“田野作业”式关注和记录,将线下的关系拓展到线上,成为人类学人介入网络日常生活的重要渠道。以大学和学界微信朋友圈为民族志研究对象,采用网络田野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收集一手资料,借助相关人类学理论加以经验探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论选择。微信作为一种自媒体不仅促进了个体文化的生产,而且也催生出了一种与微社群、微社会相应的微生活方式。尝试对当下微生活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意义及其社会记忆功能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社会人类学和生活史意义。推进微信民族志及微社会人类学研究,应处理好网络田野与现实田野工作、个体与社会等诸多关系。
  • 刘谦 陈香茗
    《社会学评论》. 2017, 5(2): 8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微信社交研究表明:在不同生命时间与社会资本交互作用下,大学生群体在处理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中体现出“枝杈型”模式,即存在多种的增长点和发展可能性,且各种方向和发展点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实践主体需要通过选择与行动承担风险与机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关于现在与未来的模式中,更体现为“线性”模式,并指向更具现实意义的行动与期待。两个群体的不同微信实践正是两种模式的写照与实施环节,由此,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数字鸿沟的形成,得到生命时间意义上的进一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