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17年, 第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1-20
  

  • 全选
    |
    空间社会学
  • 周大鸣
    社会学评论. 2017, 5(6): 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透过城市社区看中国社会从地域型社会到移民社会转变这一过程,认为城市转型建立在文化转型的基础上,同时也是文化转型的一种表达。城市社区的转型是伴随着“移民时代”而到来的,中国城市的人口的特征,实际上逐步地从一种相对封闭的一个地域型城市社会开始向一个多元开化的移民型社会转变。移民的多元化使城市在转型期间遇到了诸多问题,如公共资源的平等享有、家庭与亲属关系的变迁、地域性的歧视、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族群关系的复杂化等,与此相关的议题在未来也多有继续探讨的意义。
  • 营立成
    社会学评论. 2017, 5(6): 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空间的社会性已经比较明确,但关于空间的社会学性——即空间如何作为一个社会学分析视角——还未及被深入讨论。因此,本研究试图回答空间视角具备哪些理论分析的潜力或面向,其所具备的理论特点与分析限度为何。研究表明,空间视角具有四个面向:就社会结构面向而言,空间的占有状态构成了社会阶层分化的动力;就社会变迁面向而言,空间的生产是影响社会变迁速度和方向的重要机制;就社会控制面向而言,空间的“场所化”成为了权力运作的主要技艺;就社会行动面向而言,空间的权利诉求构成了都市运动的重要逻辑。在此基础上,研究揭示了空间解释所具备的情境性和基于实践的复合性两个特点,在肯定了这两个特点所具备的优势之后,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其具备的分析限度。
  • 程士强
    社会学评论. 2017, 5(6): 2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大城市的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大卫?哈维的《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对于在理论上认识超大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在实践中开展超大城市的治理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哈维在书中展现了19世纪后期资本和权力对巴黎的空间改造,从而呈现了现代性和城市性的空间面向。现代巴黎作为超大城市的代表,是城市性的集中体现,更是高度现代性的典型表征。这个空间不仅是现代性与城市性存在的场所,更是现代性及城市性本身。哈维重现了现代巴黎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资本和现代性如何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结合在一起,以及社会关系与政治想象如何因这种结合而被启动。通过对巴黎的分析,哈维强调了超大城市作为一种空间形态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这提醒我们不能只看到超大城市的现状和其内部存在的具体问题,还要关注超大城市这种空间形态本身的诞生与及其形成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另外,对超大城市的认识与治理,也需要一个关于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的理论视角。
  • 社会与治理
  • 富晓星 冯文猛 王源 陈杭
    社会学评论. 2017, 5(6): 4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两为主”政策的逐步落实,确保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平等地享有教育权利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但与此同时,为了消除人口持续集中带来的“大城市病”,教育正在逐渐成为近两年特大城市严控人口的政策选择。这种不同政策体系的目标冲突,带来了特大城市流动儿童教育获得中的现实困境。基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市进行的针对打工子弟小学和公办小学的流动儿童及家庭的经验性研究,本研究旨在对特大城市流动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关系,不同政策体系的实际演绎过程,以及教育困境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剖析和阐释。研究发现,在存在不同政策体系目标冲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具体政策实施中进行了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打工子弟小学的流动儿童由于“人(学)籍分离”,“钱随人走”政策很难实现;公办小学的流动儿童虽可享受到教育政策福利,但教育机会的获得有诸多限制。这种教育不平等的出现,是国家教育公平政策、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个体家庭背景及社会资本在实践中综合作用的结果。
  • 林峰
    社会学评论. 2017, 5(6): 5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产权社会学视角出发,公共产权的界定是一个社会过程,涉及到政府、企业、民众等多个界定主体,受到国家层面的正式法律、科层体制的运行机制、民间社会的文化规范等多重制度逻辑的共同影响。面对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双重压力,地方政府必须合理界定公共产权并有效治理产权占有带来的困境。有效治理的背后是场域内部各行动主体运用各种策略相互博弈的结果。在博弈过程中,面对与博弈者相关的治理权分配、治理实践以及成员权这三种权利而展开的博弈,积极磋商和行政变通等成为地方政府的基本策略,而彰显生存正义和公平原则则是民众的应对策略。本文以M江边上S镇村民的采砂行为体现出的公共产权占有为例,以公共产权界定的多重逻辑为分析框架,来呈现公共产权界定背后的多重机制和相互作用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对地方政府的治理实践做出社会学的解释。
  • 探讨与评论
  • 杨春宇
    社会学评论. 2017, 5(6): 69-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提要:对中国民间社团的认识事关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定,却一直未得到理论家们的重视。本文试图在宗族模式、差序格局、市民社会三个视角之外,从“社团中国”的视角重建中国的“社会叙事”。本文认为,中国自古至今一直拥有繁荣的结社活动,它在整体上并不“反社会”,却因缺少正当性而盛衰无常。这背后,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源于先秦时代法家思想的“齐民社会”理念类型。在“本末”、“轻重”和“群党”等观念的指导下,它将民众的横向结社认作社会稳定的反面,对社会趋繁至多做到消极宽容而没有实质性的自我调整。这种在许多方面与市民社会背道而驰的理念类型造成了中国人对结社的隐忧,而要适应社会复杂化的大趋势,就需要我们解除这种忧虑,真正赋予社团以正当性。
  • 魏海涛
    社会学评论. 2017, 5(6): 88-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近年来正在成为一种呼声的以机制为核心的社会学解释,本文厘清了机制解释兴起的理论背景及其概念内涵,并概括了机制解释的三个核心特征:说明项与被说明项之间反复发生的事件过程,因果结构的多元性以及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然而,在机制解释的实践中却出现了过度决定、忽视结构性因素以及因果一般性确认等困境。面对机制解释困境,本文从《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一书的方法论意义出发,分析其“宏观结构指引下机制研究”的方法论取向是如何超越传统机制解释困境的。
  • 法律与社会
  • 《社会学评论》
    社会学评论. 2017, 5(6): 9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