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22年, 第1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20
  

  • 全选
    |
    专题:帝国转型与国家构建
  • 宋念申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图不是对地理空间的再现,而是人们对地理空间的主观解释。而对空间的解释,直接关系着对这个空间的使用和占有方式。现代殖民帝国兴起于欧洲“地理大发现”。伴随着对地球空间的重新理解,帝国也开始了对新空间的占取和利用。因此,16—19 世纪代表性的欧洲地图作品,不但是殖民帝国新地理知识的体现,也是其殖民权力和帝国意识形态的体现。本文从地图切入,讨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与国际法权力的空间机理。从开拓商路到占领殖民地,现代帝国的兴起伴随着早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传统帝国不同,现代殖民帝国源起于对地理空间的新认知,也带来了一系列重塑空间秩序的行为。全球空间被整体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在资本主导的生产-运输-消费链条中,形成相互关系和等级次序。同时,为这种秩序辩护的欧洲国际法也在地理空间的重塑过程中诞生和发展。15世纪后兴起的欧洲地图学则是这一系列变化最为鲜明的视觉表现。
  • 张杨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2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20 世纪之交,交恶百年的英美逐步修好,而并无宿怨的英德走向对抗。结构性因素——地缘政治或政体差异与个体因素都无法解释这两组反转。本文引入“稳健行动者”概念,分析关键国家及其决策者的危机应对与其关系结构改变的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德皇威廉二世无力驾驭俾斯麦留下来的精巧外交格局,其盟友关系被拆解,网络主导位置丧失,行动空间逐步被对手和盟友缩小乃至锁定。与此同时,英国成为大国政治中新的稳健行动者,构建了复杂对冲的盟友体系。英国对美国从敌对到绥靖,对德国施加限制却维持战略模糊。英德在一战的碰撞爆发于两国关系改善之时,显然不是双方有意算计的结果;陷入关系困境的德国误判了英国的战略模糊性,而英国也被迫对德国的军事冒险做出反应。本研究也说明,重大历史结果往往不是由结构性因素决定的线性过程发展而来,而可能是由多个事件序列涌现出的反复反转所致。
  • 孙砚菲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52-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战后,民族国家这一源自欧洲的国家形态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以及超国家组织的突破性发展和扩张,许多学者断言民族国家已开始走下坡路,并提出各种关于超越民族国家的理论和设想。本文在二战后发生的脱离或冲击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政治秩序的实践中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欧盟、苏东集团、美国式帝国进行考察,试图探讨如下问题:这些实践中,哪些对民族国家的超越实践更具广度,哪些更能向纵深发展,哪些更能持久,为什么?在当今保守民族主义、保护主义当道,国际关系尤其大国关系极有可能从合作共赢走向对抗冲突的危险时刻,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社会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刻不容缓。希望本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经验层面的借鉴。
  • 李朔严 蒙克 曹渝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7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已有的关于国家治理逻辑的探讨侧重于央地关系而忽略了其他领域。本文通过相关的历史社会学分析,展现了帝国在兵制中的国家治理逻辑。本文发现,不同于央地关系,中央政府在兵制上往往缺乏平衡效率与风险的手段。这是因为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力同时形塑了帝国军队的职业化水平(军事效率)以及士兵控制(军事风险)。因此,帝国在失去对土地的控制时,会陷入军事效率与军事风险二选一的困境。而无论采取哪种选择,帝国最终都无法逃避覆灭的宿命。这一发现向我们揭示了一套不同于主流文献的、基于结构的中国国家治理理论。
  • 专题:德国社会理论
  • 王珩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91-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哈贝马斯在黑格尔早年的精神哲学草案中发现了一种契合他自己思路的主体间性哲学的雏形,黑格尔这种独特的思想特别体现在他关于“命运”的学说当中。哈贝马斯重视其中关系主体的理论出发点,从中看到了有别于以利益主体为原则的社会理论方案的全新可能性,这构成了他的交往行动学说重要的思想来源。然而在一个关键问题的理解上,哈贝马斯却与年轻的黑格尔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他将互动与劳动对立的解释图式在哲学史上追溯到黑格尔早年对费希特自我意识学说的批评,却忽视了黑格尔在这一时期对费希特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在行动的主客体同一性要求中,劳动和互动应当被视为具有共同的结构,这也是“理性”在费希特那里原本的含义。哈贝马斯把黑格尔早期的“精神”概念解释为“互动的媒介”,使其理论方案在原则上远离劳动的概念,以此翻开了批判理论新的一页。同时,这一全新理论所内含的思维方式的缺陷也在交往理性时代的社会现实中日渐突显出来。
  • 刘洋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110-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韦伯与尼采的“怨恨”是韦伯在其著作中少有的对尼采的直接论述。怨恨是尼采批判基督教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隐而不发的情绪,是促成奴隶反叛的心理动机。在尼采看来,怨恨导致了坏良心的发明,教士们利用这种心理引导大众将苦难(禁欲)施于自身,这是奴隶在道德上的起义。韦伯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尼采的怨恨概念,从宗教的阶层和心理路向进行了新的阐发,通过对怨恨在解释上的合理性及困难的分析,形成自己关于宗教阶层及其心理动机所促成的行动伦理的理解。
  • 论文
  • 张权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127-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电子政务对于公共服务的改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关于其对组织运行的优化效果仍待进一步探究。本文以某国有科研类事业单位为对象,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对该单位实施办公电子化之后的组织调适进行历时性考察。研究发现可以概括为电子政务悖论:以促进组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目标的电子政务,不必然导致效率的提升,反而可能带来安全风险的累积。研究还揭示了在信息技术全面嵌入的条件下组织调适的边界: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部门内部会出现组织实际运行与正式制度相分离的情况,但观念与利益的差异令该情况难以跨越部门边界而稳定发生。
  • 施磊磊 许佳君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14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 S 开发区征地拆迁为个案,对民众在征迁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策略、民众在征迁政策变通中的作用,以及政策变通背后的社会结构条件进行了揭示和呈现。研究发现,民众为了提升补偿利益而进行利益的表达,对既有的政策制度进行借用;开发区为了回应民众的议价策略以完成征迁任务,对既有的情理规则进行借用;民众和开发区两方的实践交互使得政策变通得以生产出来。传统规则和现代规则并存的转型期的乡土社会构成政策变通运作的社会基础,而情理观念下关系取向的具有相对性特质的正义认知构成其运作的价值基础。
  • 徐红映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165-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规民约历来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格局发生了深刻变迁,在现实情境的推进过程中,这类非正式规范正遭遇有效性不足的挑战。本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对宁波市的调研,提出农村社会传统型社会资本的流失和现代型社会资本的缺位,是乡规民约难以发挥效用的症结所在。同时,研究认为挖掘乡规民约的治理效能,近期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通过顶层设计和资源要素下沉,依靠传统型社会资本的治理资源,实现政府主动建构秩序与社会自身自发秩序的耦合。从长远看,构建现代型社会资本,培育基层治理内生力,是发挥乡规民约这类基层治理制度效用的关键所在。
  • 凌鹏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181-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瞿同祖的“法律儒家化”和“以礼入法”是中国法律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不过,在初版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瞿同祖对于礼法间的关系有一种含义更为丰富的理解——礼法“调协”。本文首先探讨瞿同祖从礼法“调协”到“以礼入法”的理解变化,区分二者的异同,指出礼法“协调”所具有的两重意义。随后利用瞿同祖曾利用过的大清律例、清代的官箴书以及清代具体的司法档案等史料,进一步探究瞿同祖所提出的礼法“协调”的多重含义,并据此探索未来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 吴心越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200-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照护作为一项亲密劳动,包含大量情感劳动以及身体工作。本文基于养老院的民族志研究,考察了围绕性/别身体的照护实践、情感经验和日常互动。一方面,身体的亲密接触往往造成强烈的羞耻和肮脏感,而护理员们通过多重划界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性/别身体”与“工作身体”的分离,自发建立起照护的专业脚本和工作伦理。另一方面,专业性的界线也可能在长期的互动中遭遇挑战和瓦解,这一过程伴随着厌恶、惊奇、愉快等复杂流变的情感。性/别与衰老、失能身体之间的复杂交织也形塑了护理员和老年住民之间的另类亲密性,有助于我们在当前主流的性与性别规范性论述之外拓展新的理解。
  • 赵思博 艾云 张婷婷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219-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明确创业的微观影响机制对推动我国创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2015 年数据,本文考察了行动者的风险态度、借贷参与和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考虑借贷参与的条件下,个体风险态度对其创业活动有着积极影响,并在城镇地区具有显著作用。(2)是否获得借贷、借贷渠道与借贷用途对创业活动也有显著影响:生产经营用途的借贷,无论来自正规渠道还是非正规渠道,均显著正向影响个体创业活动;个体获得非正规渠道的消费用途借贷则与其创业活动显著负相关。通过分析风险态度、借贷参与和个体创业活动的关系,本文为理解个体创业活动提供了经验证据,进一步从风险态度和借贷参与的角度探讨了激励个体创业的可行措施。
  • 廖丽 李颖晖 李黎明
    社会学评论. 2022, 10(1): 238-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相对教育”理论假说,本文利用2003年至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教育扩张对中国城市代际地位传递的影响机制。当教育被视为一种位置性商品时,教育扩张导致劳动力市场中教育相对价值下降。研 究发现,随着教育相对价值的下降,家庭阶层背景对地位获得的作用逐渐增强,并且家庭阶层背景的作用大于家庭教育背景的作用。这一发现有利于解释既有研究关于教育扩张是否减少社会不平等的争论,其现实意义在于:当教育文凭无法帮助子女迈过预期的地位获得“门槛”时,父母将倾注更多资源弥补子女教育竞争优势的不足,以帮助子女获得预期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