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15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1-16
  

  • 全选
    |
    纪念郑杭生先生
  • 杨敏、黄家亮、邵占鹏记录整理【责编:黄家亮】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题 记:2014年9月29日,应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政务公使远藤和也先生的邀请,郑杭生教授与其就中国社会转型及中日关系中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对话。本文根据现场谈话录音和笔录整理而成。作为一名卓越的社会学家,在对话中,郑杭生教授从社会学的视角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中国社会的治理之道以及如何建立中日之间的互信基础、构建和谐睦邻关系等方面的思考。整个对话是在诙谐轻松的氛围中开展的,在整整两个小时的谈话中,郑杭生教授的思维之活跃、思路之清晰、见解之深刻,让人完全无法想象这是一个重病在身的老者。一个月零十天后的11月9日,郑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重读此文,郑老师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谨刊此文纪念这位为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学勤勤恳恳操劳一生的长者、智者!
  • 郑杭生、张亚鹏【责编:陆益龙】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16-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社会正以前所未有方式发生着结构性变迁,这种变迁发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诸多领域,在速度、广度和深度层面均呈现前所未有之势。乡村社会变迁具有两重性和复杂性,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双重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深刻体现了乡土社会传统记忆力量的时代沉浮。社会互构论认为,正是通过社会记忆,乡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呈现一个连续推进的过程。了解社会记忆对于重新认识当前的乡土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江立华【责编:王道勇】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2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郑杭生先生一直重视作为社会学学科基础构成部分的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在组织撰写《中国社会思想史新编》一书的过程中,他应用社会运行理论的知识视角,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关治乱盛衰的内容,通过意义的发现、阐明、转换,使有关治乱盛衰的内容有机镶嵌在社会运行的理论框架中。这样,社会运行理论成为社会思想史的知识框架与理论范式,而中国社会思想史成为社会运行理论的实在内容,通过综合考量某个社会精英或学术流派的思想学说和行动主张,逻辑呈现他们如何以社会运行与社会秩序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回应社会问题,进而展开去乱求治的理性思考,从而使社会运行论与传统社会思想达到互构共契。郑杭生先生的这种努力把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 龚长宇【责编:杨敏】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改革开放恢复重建以来的社会学必须跳出西方社会学传统,立足中国实际,为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服务。这无疑便是郑杭生先生多年来积极倡导的社会学“理论自觉”和“建设性反思”之路。从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到社会互构论等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创造,是对现代性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沧桑巨变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的积极回应。先生的思想是社会的,也是时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个体的生命可以泯灭,只有思想不会轻易死去,而且正是这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和全部尊严,成就着人的无限与永恒,甚至囊括整个世界。
  • 张本效【责编:杨敏】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37-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恩师郑杭生先生致力于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的哲学思考、实证研究和方法论倡导及推广努力,对推动中国社会学创新发展、对推动中国整个学术界创新发展,乃至对推动世界社会学的创新发展做出难以估量的重大贡献;在践行自己创立的“顶天立地”学术研究道路的同时,为学术界找到了“理论自觉”的现实基础,从而使社会学的“理论自觉”由抽象的思辨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研究路径。基于实地调研的思考,恩师对临安市新型城镇化实践予以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建设性指导,成为该市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成为恩师实践“草根精神”的范例。恩师不顾高龄,仍然坚持亲临实践第一线,仍然带领团队成员坚持全天候的实地调研,其严谨的学风和身先士卒的研究努力,既是恩师自己学术团队的宝贵财富,也为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乃至为当代中国所有研究者树立起典范。
  • 应用社会学研究
  • 王处辉、朱焱龙【责编:陆益龙】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4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家对于社会治理的空前重视以及构筑宏观治理体系的背景下,社区治理成为一个时兴而现实的议题。目前学界对于社区研究,尤其是社区建设的研究,呈现出“从社区建设到社区治理,从宏观探讨到微观关怀”的总体趋势,而对于社区意识的研究恰好就体现了这一趋势的吁求,因为其旨趣在于探讨社区主体,尤其是作为社区主人的居民在社区情感认同、社区参与状况、社区满意度、社区信任与奉献以及是否关注社区发展这些较为微观的方面的情形。依据上述关于社区意识的内容限定,通过实地考察,系统呈现社区意识在中国基层城市社区的真实存在样态,进而分析这一样态背后的社会成因,可以透视居民的“内心世界”。以社区治理的理论属性和运行机制为前提,将社区意识与社区治理结合起来,探索其在社区治理中的意义或者潜在价值,就使得对于社区意识的研究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 马忠才【责编:邢朝国】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59-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0年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数据,研究发现:(1)少数民族因户籍、学历、就业部门等因素分化为若干个亚群,而且每个亚群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境遇并不一致;(2)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就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部门隔离,高达69.7%的少数民族从事农业,而汉族农业人口的比重仅为38.7%;(3)在收入上,少数民族总体上处于劣势,但将就业部分细分后发现,民族间的收入差距在国有部门(党政/事业/国有企业)内部微乎其微,而在私营部门却仍然显著;(4)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入上,少数民族略有优势,而在非农部门、国有企业进入上,汉族有较大的优势。研究结论认为,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分层主要由城乡差异、学历差别、部门隔离等因素所致,民族不平等(净差异)仅仅存在于私有部门,原因是优惠政策在政府管控的国有部门仍然发生作用,但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部门力有未逮。
  • 黄诚【责编:杨敏】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67-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间组织何以生存和发展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过程中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以“青护园”介入特殊未成年人帮扶为例,通过对其机会机构、共意建构、资源动员和空间生产的描述和解读,尝试回答民间组织何以可能的问题。研究发现,民间组织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其服务领域要尽量接近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念;要以现实主义的态度与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进行合作;要积极开展自身公益意义和自愿意义的共意建构;要通过提高自身公信力来动员资源;要创新资源动员策略和技术,针对目标人群和组织积极开展资源动员。
  • 曾祥明【责编:陆益龙】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7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往的边区土地开发研究侧重于描述土地开发事件和土地开发过程,忽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别和理论概括。本文从治理的角度出发,以前人对治理的理想类型分析为基础,将清代中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的土地开发分别概括为统治型开发、管理型开发、治理型开发,并阐述了这三个时期土地开发的特点与社会影响。健康有序的土地开发不仅要防止与民争利的现象发生,而且要从制度层面上保障民众利益需求。
  • 书评
  • 陈文超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86-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绍伦教授在《移民企业家:香港的上海实业家》中阐发了自主经营中的社会理性,引起了后续诸多学者的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总结和反思既有研究,发现自主经营选择行动中的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作为理性的两个方面,有着许多不同,如分析技术、形式内容以及分析目标等等。比较而言,社会路径层面的理性为理解自主经营的社会高认同现象提供了可信的解释机制,但其中也存在着有失偏颇的取向。在深化研究中,本文认为还需要重视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复合、主体能动性放大与有限的结合、个体化与家庭本位的融合等问题。
  • 胡鸿保、林达
    社会学评论. 2015, 3(1): 94-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编者努力收罗、淘选、组织翻译,编就这部《读本》,原是希望让读者对于口述史这个史学分支领域有个大致的把握,同时引导读者在阅读业内人士的作品过程中掌握学科规范,少走弯路,学会自己来做合格的口述。鉴于目前内地口述史入行门槛较低,《读本》对于提升有关实践者的专业水准定能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