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16年, 第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1-20
  

  • 全选
    |
    理论与方法
  • 李路路 杨娜
    《评论》. 2016, 4(1): 3-11. https://doi.org/abstract/abstract95.shtml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提要:“阶级”是对社会不平等、社会矛盾与冲突进行分析的概念工具。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其显著特征是“敌对阶级理论”。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所发生的巨大变迁,使得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面对严峻挑战。现代阶级理论是适应新的社会分化和社会形态多样化的产物,远远超出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和敌对阶级的范畴。阶级是社会权力的基本形式。社会是不同阶级之间争夺对资源和机会的控制权的场域。如果能够拭去附在阶级概念上的种种曲解、误解,而不是谈虎色变或因袭僵化,“阶级”概念仍然是分析权力、利益、社会不平等以及相应的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强有力的概念工具。
  • 王赟
    《评论》. 2016, 4(1): 12-21. https://doi.org/abstract/abstract96.shtml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韦伯理解社会学范式长久以来被忽视或误读。本文强调并深入解析“情势因果律”、“理性化过程”、“方法论理解”和“理想型”等理解范式的核心因素及其内在理论联系,从重要性和科学性两方面回答了对其的质疑。我们认为,拒绝杜尔凯姆式将社会看作“物”,将社会现象看作“社会事实”的观点,韦伯理解范式从个体及活动的众多关系/联系出发,强调了心理因素、意图和价值等在构建社会时的重要性。区别于整体论或结构功能主义,理解社会学根据广义的“理性化过程”,以“理解”为方式把握某一具体情境中诸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内在因果联系,并建立一种“理想型”的认识。当今社会学研究更为强调社会化过程中的联系、沟通、信任等因素。对韦伯理解范式的厘清和解析为,使我们可以突破传统的面向功能与整合的社会研究,转而思考吸引、联想、共生下的沟通与和谐的“社会性”课题。
  • 政治与社会
  • 魏万青
    《评论》. 2016, 4(1): 22-33. https://doi.org/abstract/abstract98.shtml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学、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自社会学家韦伯系统地提出合法性概念以来,学术界对合法性的研究兴趣经久不衰,但国内相关实证研究甚少。本文以全国性调查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为因变量,从经济绩效、价值认同、政治参与三个角度对政府信任感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探讨政府合法性基础与机制。研究发现,经济绩效是民众对政府信任感的重要来源,相对于社会财富的增长,个体或家庭收入增长更能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贫富差距扩大、官员腐败严重会显著地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削弱政府合法性基础。非制度化的参与会导致政府信任感流失,而制度化的政治参与(选举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更多的政府信任感。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政府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社会支出以及发展民主,这些并不仅是应然层面、理念层面的要求,更是巩固政府合法性基础的必然要求。
  • 谢颖 林芬
    《评论》. 2016, 4(1): 34-48. https://doi.org/abstract/abstract97.shtml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已经进入群体性事件多发期,以城市业主为主体的中产抗争日渐增多,与传统的农民群体抗争事件形成鲜明对比。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案例,阐释了中产阶级、农民群体、媒体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过程。研究发现,农民和中产阶级两个群体在抗争形式、组织方式、媒体利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展现了传统抗争和现代抗争的区别,反映了不同群体之间的资源鸿沟。与农民相比,中产抗争的武器更加多元化,更具有去政治化的表演性和创新性,有能力塑造多元的话语结构和维持媒体的关注。抗争过程中,中产阶级和农民的利益和诉求交织在一起。这些差异使得中产阶级能够借用弱者的道义资源,进而塑造了媒体报道的不同文本,最终导致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抗争结果。
  • 探讨与评论
  • 赵鼎新
    《评论》. 2016, 4(1): 49-55. https://doi.org/abstract/abstract91.shtml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学评论》2015 年第4 期发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从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谈起》一文。该文所波及的李连江教授对其中一些说法多有不同看法。本文对李教授有所回应。笔者分析李教授提出的“依法抗争”概念与斯科特的“日常抗争”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为什么“依法抗争”是一个失败的概念。笔者进一步指出一个成功的解读性概念必须是解构性而不是建构性的。换而言之,它必须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大面积误区或盲区,而不是为一个复杂群体的行动方式“正名”。
  • 刘忠魏
    《评论》. 2016, 4(1): 56-69. https://doi.org/abstract/abstract94.shtml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人的特性”,赵鼎新分析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并颇具启发性地援引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知识论内核,由此阐释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困境。然而,因为对时间、行动与肉身的社会学意义的重视不够,赵鼎新没有按照其触碰的路线深入下去。我们认为,通过时间线索,社会科学的知识论困境有望得以化解。这也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学范式建立的起点或方向。
  • 邵占鹏
    《评论》. 2016, 4(1): 70-80. https://doi.org/abstract/abstract92.shtml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提要:拟像序列理论的提出预示着鲍德里亚的悲观主义转向。本文在梳理、评述现有争论的基础上,对拟像序列理论进行了文本分析,概述了拟像序列理论在批判指认、问题面向、逻辑推理和解救之道等不同环节上的核心思想。最终从立论前提入手认为:鲍德里亚对拟真社会的“批判”与“解决”之间存在逻辑跳跃;他用“真实”概念批判现实,却用“本真”概念给出解决办法,这样做虽然避免了陷入(他本人提出的)拟像序列陷阱,但因囿于“世俗—神圣”的二元框架,而忽视了世俗伦理的前提意义,最终使得拟像序列理论沦为了20世纪“大写解构”的一隅,只能屈从于荒诞玄学和悲观主义。 关键词: 拟像序列 象征交换 世俗伦理 拟真
  • 刘涛
    《评论》. 2016, 4(1): 81-96. https://doi.org/abstract/abstract93.shtml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理论并不存在以纳入与排除为基本解释工具的理论第三演进阶段。系统理论并没有否认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功能系统分化不完全与“沟通不能”现象。卢曼对系统理论基本维度的论述包含了纳入与排除概念的所有意涵。但是,纳入与排除概念也并不是多余的,它们是系统理论的“个体性”维度,也是系统理论对“社会如何可能”问题的深层次回应。赞成第三阶段论的观点并没有注意到上述系统理论维度,赞成论者也并没有注意到在纳入与排除规则中一阶观察与二阶观察的交替使用。系统理论研究现有文献并没有指出这些错误,第三阶段论阻碍了系统理论自身维度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