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秋
社会学评论. 2018, 6(2): 80-96.
摘要:对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也应构成我们观察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视角,尤其是其中彰显的社会-文化问题,不应成为社会学偶尔提及的存在。虚构的文学所反映的社会事实,并不立足于揭示“历史真相”,而在于呈现观念层面的真实。它类似于记忆的建构性特征。以建构性的记忆视角,记忆的真实性是受到质疑的,但这并不妨碍社会学家从中探究人们真实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认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提出记忆的“田野”、文学的“田野”等概念,它们在社会表征的意义上是类似的,都是我们探究社会真相的途径。从文学性资料入手的“田野”考察,在情感、认同和想象等方面具有优势,在这一层面,它们提供了历史多样化的另一途径,并在历史的具体化、完整化等方面为我们进入“深层历史”提供了载体。一定程度上,历史多样化与历史碎片化是同义的,碎片化的历史有时会化作文学记忆叙事中展演的记忆幽灵,为人们提供历史观批判的工具,从而促发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