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18年, 第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5-20
  

  • 全选
    |
    理论与方法
  • 周大鸣
    社会学评论. 2018, 6(3): 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PDF Mobile ( 3 )   可视化   收藏
    葛学溥的凤凰村研究被认为是人类学从研究规模小而简单的部落社会转向更为复杂的农民社会研究的里程碑,而费孝通的江村研究被称为本土人类学家研究本土的复杂农民社会的里程碑。它们的贡献不仅在于其本身对人类学视域的突破,也在于因它们而出版的相当数量的追踪研究,以及对它们研究方法的论争。本文认为人类学的村落民族志研究或许可以借鉴社会学的扩展个案法,以此实现微观与宏观、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勾连。谨以此文纪念江村研究80周年、凤凰村研究100周年。
  • 吴晓黎
    社会学评论. 2018, 6(3): 1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PDF Mobile ( 4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印度社会学本土化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化探索:拉达卡马尔?穆克吉对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的新建构,杜蒙对文明视野的强调、对印度社会学结合印度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论建设,马里奥特建立印度的民族社会学概念系统和理论的试验,以及M.N.斯里尼瓦斯对于本土概念分析框架的提炼。穆克吉和马里奥特建构通用理论的尝试都不算成功,这指向作为基础的本土哲学建构的必要性问题。另一个更现实的路径,是积累那些依托本土的哲学、文化与历史实践而提炼出来并经过检验的概念、视角和方法。在此,人类学的内外双重视角对于本土化的理论性建构大有裨益。在印度与中国这样文明延续、本土思想传统丰厚的地方,内部视角的一个重要构成,是文明视野。杜蒙和斯里尼瓦斯的例子表明,文明视野在这样的社会,真正具有生产性潜能。它对于社会学的方法论含义,是连通文本与田野:将经验现实放在纵深的历史实践与观念脉络之中加以观照,发现深层的社会逻辑。而外来人类学家参与印度社会学本土化建构的例子,也提醒我们反思理论知识的“本土性”如何界定的问题。
  • 王苍龙
    社会学评论. 2018, 6(3): 2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PDF Mobile ( 3 )   可视化   收藏
    “君子”与“公民”的比较直接关涉中国儒家政治文化(以“君子”为主体)与西方民主政治文化(以“公民”为主体)的关系问题。那么,如何比较“君子”与“公民”呢?本文以“政治法理性”与“道德伦理性”为分类标准,建构了一个分析框架。作者把君子分成“治理主体”和“道德主体”,把公民分成“薄公民”和“厚公民”,对此四类进行一一阐述和比较。本文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在道德伦理维度,儒家君子与西方公民有诸多可兼容之处;第二,在政治法理维度,儒家君子与西方公民难有兼容性。
  • 差异与分层
  • 杜鹃 张锋 刘上 裴逸礼
    社会学评论. 2018, 6(3): 3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PDF Mobile ( 45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商业格局,也对传统的就业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马克思,布若威等人的理论议题出发,勾勒出共享经济对劳动形式、劳动过程和雇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网约车从最初的顺风车到快专车的发展和蜕变,亦即本文所说的从有产者游戏到互联网劳工的产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马克思的经典剩余价值理论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中的解释力。平台通过抢单和补贴,隐藏由超额劳动带来的剩余价值,通过极精瘦的管理模式和彻底的外包将核心数据加工以外的劳动彻底推向外部劳动力市场,利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用机制实现有效管理,从而带来劳动者议价能力和劳动保障水平的降低。这些新的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对网络社会的劳动形式、职业结构甚至新阶层体系的影响都值得我们充分认识和积极应对。
  • 池上新 陈诚
    社会学评论. 2018, 6(3): 5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PDF Mobile ( 4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转型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也波及居民健康。本文从市场转型理论出发,以CGSS2011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层次回归模型,考察了市场化程度对中国非农劳动力自评健康的影响,以及单位部门、政治资本、社会流动等因素在市场化进程中影响非农劳动力自评健康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区别于东欧国家,中国的市场化对非农劳动力健康具有积极的净效应;第二,非农劳动力的健康水平存在跨部门差异,公有部门要显著高于私有部门,但在市场化进程中,公私两部门劳动力的健康不平等将逐渐缩小。第三,政治资本对非农劳动力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但这种效应也将伴随着市场化进程趋于弱化。第四,不管代内还是代际社会流动,上向社会流动并未有助于非农劳动力健康,但下向社会流动明显不利于非农劳动力健康,至于社会流动在市场化进程中是扩大还是缩小健康不平等,并未得到有效验证。
  • 孙薇薇 朱晓宇
    社会学评论. 2018, 6(3): 6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PDF Mobile ( 3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结构地位、相对剥夺、归因理论三大视角,本文运用CGSS2010数据研究了教育年限对收入分配公平感的影响路径。本研究基本否定了“结构地位决定论”这一影响路径,转而支持“相对剥夺理论”和“归因理论”路径。教育无法因收入提高、地位提升显著增加民众的分配公平感,结构地位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在同样的相对剥夺条件下,教育水平越高,分配公平感越低。个体纵向社会流动显著增加了教育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随着人们向下流动幅度越大,教育水平越高,分配公平感越低。此外,将成就归因于努力显著降低了教育对分配公平感的负向影响;将不平等归因于特权显著增加了教育对分配公平感的负向作用。这一发现有利于解释既有研究的矛盾结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涵:当教育作为制度化手段无法实现地位获得这一目标,将成就归因于努力的高教育水平群体无法仅凭努力获得个体向上流动时,就会引发“分配不公”的心理失范。
  • 探讨与评论
  • 张超
    社会学评论. 2018, 6(3): 7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PDF Mobile ( 4 )   可视化   收藏
    冀北女性灵媒在当地文化系统中具有一定的边缘性,但与此同时,灵媒所实践的民俗医疗却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赋权文化体系。在这一赋权体系中,灵媒对危险的感知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利用自己独特的感知体系,灵媒创造了一种对于自己以及被治疗者来说同时具有赋权效果的双重赋权模式,并以此来面对他们在社会上的无权处境。
  • 刘杰
    社会学评论. 2018, 6(3): 90-96.
    摘要 ( ) PDF全文 ( ) PDF Mobile ( 10 )   可视化   收藏
    裴宜理《安源》一书将当前的改革放置在长时段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通过回溯安源工人运动实践来发掘革命传统,主张我们应汲取革命遗产中的那些有益部分,来为改革转型时期的社会不平等与社会抗议提供化解方案。本文试图对革命传统在改革时期的适恰性进行再审视,认为安源传统作为中国革命传统的一脉,的确提供了关于社会尊严与平等的认知,然而其背后的形成与演变逻辑决定了安源传统在理解与改善当前社会群体生存状况上的脆弱性,重拾安源传统缺乏“政治”与“社会”上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