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19年, 第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7-20
  

  • 全选
    |
    专题:纪念潘光旦诞辰120周年暨重访中国早期社会学传统
  • 周飞舟
    社会学评论. 2019, 7(4): 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潘光旦先生文集的梳理和研究,指出其社会学思想体系以研究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天人之际”为基础,以研究政治和教育问题的时政文章为应用,其核心内容是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人伦之际”的社会学。潘先生的社会学思想的特点有三,一是强调社会的“自然”基础,即“位”的重要性;二是强调“人化的社会学”,即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应用的核心都应该是“人”,因而强调了“育”的重要性;二者合二为一而为“位育”,表现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均衡与协调;三是其核心的人伦与位育思想基础是中国的传统儒学,其社会学思想可以视为传统儒学系统而完整的社会学表达。
  • 凌鹏
    . 2019, 7(4): 19-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潘光旦先生的《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是中国社会学,以及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份经典文献。本研究沿着潘光旦先生所开辟的道路,结合中国文学传统,进一步指出冯小青的心理状态其实是“影-伤”。而产生“影-伤”的原因则是在于中国文学中香草美人传统在明清时期的倒转,由传统的男性士大夫的托寓倒转为文化女性对自身的理想,并最终导致“佳人薄命”现象。最后,结合冯小青的研究,探讨潘光旦所提出的“人文史观”对于社会史研究的意义。
  • 杨清媚
    . 2019, 7(4): 3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容提要:1940年代由费孝通主持的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曾经出现过一批以城乡经济转型为主题的研究。由于这批成果,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一个高峰。实际上这些著作构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中国经济人类学。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关注村落与外部世界市场之间的并接,从经济实践、社会组织和社会心态三个方面展开对乡村社会转型的分析。它们同时有别于形式论和实质论的经济学,既强调要保护社会,也要引导社会去接受市场。其背后的比较框架来自托尼的启发。费孝通在思考中国乡村的现代转型时,将托尼的英国乡村工业经济史作为参照,并把这一问题意识带到了工作站的学术讨论中。
  • 研究论文
  • 马磊
    . 2019, 7(4): 5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用来描述传统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模式的一个概念。本文把这一概念借用到对企业间关系的分析上。不同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究竟是如何分布的?哪些非市场的力量促成了这一格局?传统的市场地位理论忽视了市场地位产生的制度背景,本文对此进行了拓展。文章强调国家在塑造企业地位差序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不同层级政府控制的企业上的差别。基于2000-2010年中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构造了一系列的企业间连锁董事网,并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结果发现,国家所有或控制的公司更可能居于连锁董事网的核心;政府控制的公司所属行政层级越高,越可能在连锁董事网中居于核心位置。这些结果均表明,我国企业的市场地位也呈现出了一种差序格局,并且这种格局是以产权为基础而产生的。
  • 帅满
    . 2019, 7(4): 6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信任演化理论分析处于“结构缝隙”的水源社区公共性的生成过程,研究发现了“社区能人基于声誉的信任—谋算和了解型信任培育社区共同体—网络结构信任与社区公共性形成”的演化路径:首先,提供集体行动初始成本的社区能人在社区内建立起基于声誉的信任,触发公共性生长;其次,社区商业的谋算型信任和居民在社区公共空间中发展的了解型信任促进了社区共同体的发育和成长;最后,社区网络密度提升促进业主会议成型,封闭网络结构信任标志着社区公共性形成。从人际信任到网络结构信任的社区公共性动态演化过程可与既有的社区公共性建构和发展研究对话,是对信任演化理论的具体化运用,印证了关键群体理论和结构洞理论,对社区治理等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 魏海涛
    . 2019, 7(4): 7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文化社会学理论,本文尝试厘清与批判社会运动研究的文化面向,并提出一个文化的理论模型来解释集体行动的形成过程。主流框架建构论强调集体行动动员的思想观念基础。然而,它却走向了忽视结构约束的意志决定论,文化仅仅成了集体行动参与者策略动员的工具箱资源。基于此,本文引入经典社会学中文化作为规范系统的观念,将其概念化为集体行动形成过程中的结构性因素。这一理论模型认为集体行动是特定制度情境下作为规范系统的文化与作为工具箱的文化互动共生的产物,阐述了两者互动过程之中的理论机制。本文以这一理论模型为参照框架,重新审视了裴宜理1922年安源大罢工的研究。最后反思了这一理论模型。
  • 书评
  • 汪建华 张书琬
    . 2019, 7(4): 88-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经济非正规化的背景下,《全球“猎身”》讲述了印度IT工人如何通过以海内外劳力行为核心的中介体系进入世界信息产业,《流动社会的秩序》则讲述了彝族工人如何被以“领工制”为核心的中介体系带入到珠三角的代工企业中。劳力行和“领工制”均通过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组织用工,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主要承担输送劳动力的工具性角色,后者则在推动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中兼具社会保护之职能。两部著作对学界的启示意义包括:(1)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很复杂,社会关系的运作可能进一步推动市场的“脱嵌”趋势;(2)劳工研究要对劳动过程和劳动力市场中的控制予以同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