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22年, 第1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3-20
  

  • 全选
    |
    专题:社会研究的理论创新与范式反思
  • 刘世定 严俊 刘玉照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规范与利益激励如何影响人类行为是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区别于既有的两种主流思路,本文尝试发展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人们的利益和规范双重互动或双重博弈中考察其利益格局和规范格局的形成与变迁。基于对“利益-规范”双重行为假定下效用函数的重新界定,我们在博弈框架内探讨了不同行动策略与策略组合的运用特征及其引发的均衡或非均衡后果,并就该范式在推动社会学基础理论、方法与经验研究发展方面的潜力做出初步展望。
  • 耿曙 王颖颖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29-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学的发展研究,多半强调各种结构约束,并将“约束”与“超越”间的张力,借由“国家能力大小”展现,形成了主张唯有国家强势,方能主导发展,从而促进增长的“国家能力解释”。但在检视其论证逻辑,并比对主要案例后,本文作者发现:国家能力解释往往难逃“循环论证”问题,因此弱化其经验验证、减损其理论意义。再进一步分析,论证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家能力”概念不易厘清,研究者转而借助“能力后果”以判定能力强弱。但借由后果判定能力,又以能力解释后果,便难逃脱循环论证的逻辑陷阱。为求有所改进,作者提出以独立于后果的“国家权力”,代替依赖于后果的“国家能力”,同时也建议改进案例选择策略,减少“就结果挑案例”的做法。
  • 专题:社会转型与劳工问题的新形态
  • 赵晔琴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48-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东北人成为海外移民中的一个显群。韩国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及东北朝鲜族迁移等历史原因成为东北人远赴海外谋生的重要目的国之一。本研究基于对 26 位东北赴韩移民劳工的半结构访谈,从跨国迁移实践的形塑机制、移民在祖籍国与移居国不同社会空间中的阶层地位两个方面对东北赴韩移民劳工进行讨论。东北的结构转型使得旧工人阶层经历了集体性阶层地位的下滑,跨境流动成为他们寻求新的生活机会、重塑主体性身份的重要选择。移民“通道”的铺成、管制的放松、市场化中介的运作以及韩国劳务市场的开放为东北人实现跨境流动提供了可能。运用跨国迁移的实践策略,移民劳工实现了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双重跨越。然而,在祖籍国和移居国的不同社会空间中,移民劳工的社会地位要素发生断裂与脱位。东北产业结构转型导致的集体性阶层结构断裂和韩国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吸纳机制共同形塑并强化了赴韩移民劳工“结构性阶层失序”的再生产过程。
  • 范长煜 邓韵雪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67-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机器换人”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结果是工人将面临技术性失业风险。现有研究缺乏从工人角度对技术性失业的探讨,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机器换人背景下工人的失业担忧。利用 2018 年调查获得的广东省“企业-职工”匹配数据,本文发现有近 30%的工人担心会发生技术性失业,且不同行业工人无明显差别。以客观岗位替代性为自变量的分析表明,岗位易替代工人的技术性失业担忧水平显著高于岗位难替代工人,且他们更容易受主观工作替代认知的影响,技术性失业担忧水平上升。人力资本变量的分析表明,受教育年限越短,工人产生技术性失业担忧的可能性越大;工人的技术性失业担忧随着目前企业工龄的增长呈 N 形曲线趋势。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干预措施。
  • 田林楠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88-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情感劳动理论有两条进路:一是霍克希尔德的 emotional labor(EL);二是哈特与奈格里的affective labor(AL)。两者虽有明确的理论关联,但长期以来社会学对后者缺乏必要的关注。EL 是以情感社会学视角关注情感的社会基础及其在后工业社会的商业运用,AL 是以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视角关注后工业社会的劳动范式和生命政治。但在具体研究中,两者几乎指向完全重叠的经验现象。本文认为应该恢复和凸显 AL意义上的“情动劳动”内涵,以此为基础划分各自的适用范围,并进行必要的理论整合。
  • 论文
  • 张晶 李明慧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104-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死亡为确定终点的轨道上,安宁疗护护士的照护工作已超越治愈性医疗中的身体照料与护理范畴,情感劳动成为其重要内容。基于多家医院安宁疗护专科的田野调研资料,本文发现,中国安宁疗护护士存在多层次的情感劳动。在工具型情感劳动中,护士基于组织和专业规则展开共情训练与情感控制。在社会规范型塑的表意型情感劳动中,护士个体的悲悯情怀与身份认同连接起来,在护患之间建构“专业性亲密”。而在基于道德动机展开的慈善型情感劳动中,护士通过指导与组织仪式赠予患方“生命礼物”,以减轻家属面临的道德与情感压力;作为回馈,护士得以重构并更新生死观念。情感劳动在不同层次的转化是流动的,并受时空边界工作、选择性执行等重要机制影响。研究指出,专业照护工作者的自主性优势集中在“关系属性”上;本土制度及文化因素则会影响照护工作中情感劳动的内容及深度。为此,应当从宏观制度定位和微观支持措施两方面来提升安宁疗护护士的劳动韧性,提升护患关系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促进安宁疗护事业的长久发展。
  • 齐亚强 张子馨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12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利用 2005 年和 2015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比分析了中国居民人际信任水平和结构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中国居民的人际信任水平总体上略有下降,城镇居民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低于农村居民。然而,在总体信任水平相对稳定的背后,中国居民人际信任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而言,基于亲缘、地缘、业缘关系的特殊信任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而对包括陌生人在内的一般信任水平则显著上升。因此,中国社会的所谓“信任危机”更多是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一般信任水平的上升幅度不足以抵消特殊信任水平的下降幅度所导致的结果。此外,人际信任水平还存在重要的群体差异。总体而言,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住房和汽车等资产、自评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表现出更高的人际信任水平,而收入的增加对提高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明显效果。
  • 杨张博 程诚 边燕杰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145-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际关系网络需要“激活”才能动员其中的社会资本。本文研究求职者在社会资本的激活阶段,采取先锁定职位激活的策略(职位先定)和采取先锁定关系激活的策略(关系先定),在求职时间、入职单位性质、入职收入等方面的差异。基于 2014 年“八城市社会网与求职调查”数据(JSNET 2014),采用干预效应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方法,论文证实家庭和个体属性会导致求职者采取不同的激活策略,在排除这种选择性偏差后,不同激活策略依然会导致不同的收入回报。
  • 郑晓冬 刘剑波 沈政 方向明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165-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6省(市)的农民工一手调查数据,从心理融入维度讨论了儿童期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虽然短期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并没有明显影响,但长期留守经历发挥着显著的负面作用,这一结论在控制幼时家庭环境因素以及考虑潜在的选择性偏误后仍然成立;第二,相比女性与“90 后”,长期留守经历对男性和“80 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负面影响更大,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缓解留守经历的负面效应;第三,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儿童期的留守经历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抑郁程度与工作流动性,进而降低了其城市融入水平。其中,精神健康发挥着更大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为儿童期留守经历的长期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从生命历程的角度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 高勇 颜文华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186-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社会实践过程当中,身份并不完全是一种不变的、明确的、固定的属性;在很多情境中,它具有歧义性、多重性、过程性。在不同组织内部,身份划界方式具有不同的认定机制。本文借助对某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过程的案例分析,考察了单位组织中身份权利的划界过程。研究发现,在多层级的组织结构当中,不同的身份认定机制有可能发生冲突与摩擦,从而增加身份划界过程的执行成本;不同层级的组织会围绕着身份划界权的归属而展开博弈与协调;下级组织会采用有利于自身的身份界定方式来软化上级对于自身的财政约束。
  • 张海柱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203-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科技风险的忧虑是引发公众邻避抗争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编排风险”概念来描述和解释这种科技风险型邻避抗争的行动逻辑。编排风险指抗争者针对特定风险议题提出诉求,推动异质行动者聚合形成以风险为核心的社会科技网络(“风险网络”)以应对风险的过程。对基站抗争案例的考察发现,抗争过程包括“动员”“投诉”“施压”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风险编排有所不同,分别形成了基于“辐射”“违建”“不作为”议题的风险网络。风险网络会限定抗争者的资源与机会结构,正是在网络的聚合与重构过程中,居民营造出了有效的机会空间,取得了抗争成功。然而抗争者对科技风险议题的策略性建构、呈现与隐匿导致了失败的风险治理,彰显出进行风险沟通与对话等制度变革的必要性。
  • 朱涛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221-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土地安置费纠纷中,利益分配的关键在于村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既有研究注意到认定成员资格存在法律逻辑与村社逻辑的冲突,但对化解冲突实践中成员资格的司法认定标准及意义考察不足。本研究以十类土地安置费案件为例,侧重分析司法审理如何认定集体成员资格,关注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与户籍标准、村落共同体标准不同,司法认定从法律权利角度出发的“复合标准”,实质是以户籍为基础的权利认定,强调个人权利的赋予和保护。在土地安置费案件中,村民在不同认定规则中寻求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集体成员资格认定回应着“从身份到契约”的经典议题。
  • 谢昕琰 刘伟强
    社会学评论. 2022, 10(2): 238-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