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22年, 第1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09-19
  

  • 全选
    |
    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王水雄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哲学社会科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为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社会学研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为基础进行回顾、反思和展望,发掘其中的理论资源,引导后继研究的着力点,在尽可能多的维度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学科性质来看,社会学研究中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特别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主题。不少社会学家提出过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其强调的大同社会、和而不同等主张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颇为契合。社会学能够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框架,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开展世界性研究。
  • 专题:社会理论
  • 谢立中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1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学是一门多范式的学科,对众多西方社会学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对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社会学理论研究者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果我们将西方社会学理论视为一个由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和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两大阵营共同组成的领域,那么我们就可以建构出一个由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阵营以及结构论、建构论、互构论和复构论四种理论类型交叉构成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分类模式,该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迄今为止西方社会学各种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 刘拥华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36-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一种理论演进的内在脉络中,涂尔干不断地将“恶”建构为一种独立存在的、与社会处于“构成性关系”中的社会事实,而非仅仅是对价值的背离状态。换言之,“社会恶”是社会的基础性的“构成部分”,始终与社会处在复杂的纠葛中,人类需要通过极大的努力才能在超越和克服“社会恶”的征程中凸显出社会的“神圣性”,并过上一种社会性的生活。但这种超越和克服永远只是暂时性的,而非一劳永逸的“胜利”。这便是人类处境的复杂性和辩证性之所在。涂尔干的这些发现和观点,无疑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全新的解释,具有异常重要的地位。
  • 刘涛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5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德国战后的国家重建问题是韦伯晚期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威廉二世时代以来德国政治与文化问题构成的总体性困局背景下,韦伯的重建方案一方面关注政治层面的政体设计,同时也聚焦文化层面的道德重建:在政体设计问题上,韦伯力主德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化,推行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同时在民主化的基础上相继主张议会民主制与民选总统制的政治设计;而在道德重建问题上,韦伯则希望借助具有美国俱乐部精神的自由德意志青年联盟来重塑德国人真诚、自主以及追求日常生活之美的整体道德品格。政体设计与道德重建构成了韦伯战后国家重建设想中的双重变奏,并且在深层次意义上最终统合到以人的品格塑造为中心来引领德国的战后重建进程。虽然韦伯的重建方案在德国没有产生实践效果,但他从人的塑造层面来思考国家建设问题的路径依然闪耀着思想光辉,揭示了人的塑造在国家建设议题中的基础性位置。
  • 专题:人类学前沿:理论与经验
  • 高晨曦 白明泽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7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以现代人类学为基础重新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可为分析经济现象提供一种从“生产”视角出发的社会结构 理论。然而,机械唯物论的影响抑制了这一理论视角的灵活性、可操作性。本文从现代人类学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思考在渊源上的亲和性出发,首先揭示现代人类学研究给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四个挑战——这四个挑战同时是实证科学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四个要求。随后,本文一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文本进行重访,并引入现代人类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再诠释”,在理论上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满足以上四个要求。另一方面,基于扩大历史唯物主义的射程和保持历史唯物主义结构因果性的两种尝试,本文从实践层面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可以通过自我调整以适应实证科学的要求,且能够成为一种分析前资本主义社会和当代经济现象的有效社会结构理论。
  • 张有春 杜婷婷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90-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真性是当前人类学界在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等领域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乙丑村进行的田野调查发现, 在人口、贫困、婚姻、时间感知等方面存在两种不同的真实:来自外部的文字、数字的真实与农民日常生活的真实之间既冲突、矛盾,又彼此影响、建构。本文没有纠结于哪一种真实更本真的问题,而是将二者都视为饱含人们的主观意愿与实践策略的社会文化建构,并以两种真实的交汇界面为对象,揭示它们之间产生不符的原因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当地民众日常行为逻辑,以呈现他们的生存样态。
  • 论文
  • 杨可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108-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近代以来,“自梳”这一游离于传统中国婚姻家庭制度以外的文化现象便引起了大众和学界的关注。借助不同的透镜,自梳女现 象以地方奇观、独立女性、组织化劳工以及爱国爱家四种他者叙事模式被表述。前两者以传统婚姻制度为参照,关注自梳女不嫁的行为偏离传统的一面;后两者以家族主义为框架来理解自梳女,但并未对自梳女与其家族的亲属关系实践进行充分梳理。本文首先对以上四类叙事模式进行评述,再重新回到自梳女的自我叙事,引入“阈限”概念来重新思考其有关自我与家族的关系叙事,用以理解处于现代化变迁进程之中间状态的自梳女。文章最后指出,自梳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现代化变迁的复杂性。自梳女曾经的阈限境遇折射出中国人在现代化变迁中普遍面临的个体化认同与家庭主义认同之间的张力。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在社会结构安排中如何充分认可其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这一过渡尚有待完成。
  • 悦中山 王红艳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126-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支持和社会比较均是社会网络影响精神健康的重要机制。农民工社会网络具有跨城乡和跨群体特征,据此可将其划分为跨 地关系、本地非市民关系和本地市民关系。本文利用 2016 年广州市农民工调查数据比较了这三类社会关系通过社会支持和社会比较机制影响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异同。结果表明,跨地关系通过社会比较和社会支持的双重机制影响农民工精神健康。本地非市民关系仅通过社会支持影响农民工精神健康,社会比较机制的作用不显著。与预期相反,研究发现本地市民关系通过社会比较机制促进了农民工的精神健康。这可能是由于:(1)网络中市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偏低使农民工在社会比较中获得了优越感;(2)农民工对市民存在认知偏差。本文有助于理解社会网络影响精神健康的机制,对农民工精神健康促进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 程诚 吉春苗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144-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循人际互动视角,本文提出地位转换命题、相似吸引命题和资源交换命题,并基于随机对照的析因调查实验,研究先赋与自致两类属性因素与青年群体社会地位获得(同龄人的接纳与认可程度)之间的因果机制。实证结论如下:第一,个人自致因素(如进取精神)能够转换为被同龄群体接纳和认可的社会地位,而先赋因素在该过程中发挥调节功能;第二,无论自致因素还是先赋因素,与所在群体越相似,则越容易被该群体接纳和认可;第三,微弱迹象表明,先赋地位较高者亦更可能被自致因素较高的同龄群体所接纳和认可。综合来看,青年人在同龄群体中社会地位获得的主要机制为个人的自致因素及其同质性。该发现意味着,对于如何实现社会地位的获得、如何获取社会成员的接纳与认可,我国青年群体存有共识。
  • 张汇泉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163-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物质主义理论诞生以来凡五十年,在政治文化及公众意见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与此同时,该理论的前提预设、内在逻辑及 经验应用也面临诸如欧美中心主义视角、线性历史观、忽略价值多层次动态变迁等批评。后物质主义理论支持者亦不断修订理论,并试图为近年来的价值观变迁图景提供更准确的解释。本文对后物质主义理论源流进行回顾和梳理,特别是对该理论进入 21 世纪以来的发展和争鸣进行评述,亦提出了对后物质主义理论的批评和建议。本文还基于对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1981—2020)的分析,指出许多社会出现了后物质主义价值退潮现象,并基于此,对该理论在经验世界面临的新问题以及价值观变迁的新趋势作了阐述和总结。
  • 户雅琦 张樹沁 李贵才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184-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区最早由滕尼斯提出,是指一种亲密的内聚性群体关系,在其后的研究发展中,社区的含义逐渐实体化,丢失了原本的分析性价值。本文结合滕尼斯和韦伯等人的经典理论以及帕克和费孝通等学者对相关研究的推进,着眼于情感与空间二元内涵,找回社区的分析性价 值。社区以超出工具性合约的溢出性情感认同为核心特征,同时具备一定的空间基础。本文提出了“溢出性-工具性”二维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三部分递进的内容,分别是社区关系的可操作化特征、社区关系的分类以及社区变迁的两种路径。基于以上框架,文章接着讨论了空间环境变迁对社区发展的冲击并对空间效用做出了理论和实践案例分析。最后,文章尝试对新的技术与空间环境下社区的重建和维系提出了建议。
  • 刘伟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202-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环境抗争是国内社会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议题。本文基于集体行动研究的情感分析视角,以农民环境关心强弱和政府评价 高低的不同组合为切入点,主要关注哪些人更有可能认同并实际参与环境抗争。对华北冀县 2017 年的一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环境关心和政府评价的四个组合类型中,那些“强关心+低评价”的人环境抗争倾向最高,并最有可能采取环境抗争行动。同时,从“弱关心+高评价”“弱关心+低评价”到“强关心+高评价”,农民的环境抗争倾向逐次显著提高,这意味着环境关心的影响相较于政府评价更具决定性。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集体行动研究情感分析范式中的“理性”与“非理性”两方面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此外,随着乡村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环境关心程度必然会不断提高,因此,减少其环境抗争的最直接途径可能还在于提高政 府评价,并切实为潜在抗争者提供多样性的制度化参与途径。
  • 周扬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220-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借助社会阶层心理学的分析视角,探讨社会阶层定位如何系统地影响人们感知与评价自我、他人与社会的方式,从而塑造主观 感知模式。本文指出,社会阶层定位存在客观与主观两重内涵,强调主观阶层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由于主客观阶层间存在普遍不一致性,客观阶层无法替代主观阶层来解释主观感知等特定社会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社会阶层理论,提出社会阶层塑造主观感知的基本分析框架:首先,静态的阶层定位对主观感知与评价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主观阶层定位的解释力远高于客观阶层;其次,动态的阶层流动带来预期、经历与局部参照三种调整校正机制,进一步影响主观感知模式的形成。笔者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五期数据对这一分析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这一系统分析主观分层现象的解释框架,有助于弥补结构决定论分析主观感知与评价时解释力不足的局限性,同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当前社会中主观层面涉及的诸多不平等现象。
  • 颜燕华
    社会学评论. 2022, 10(5): 238-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比考察了民国时期外销茶和侨销茶贸易的经营过程及其市场后果,试图通过对中间商角色的分析,阐述社会机制在农产品市场链运作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市场交易链与社会关系相互配合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能否良性发展。外销茶中间商在资本和商品流通中都只扮演中转站的角色,侨销茶中间商则深嵌地方社会和南洋市场的关系网络中,这导致二者在产品质量和市场通路问题的解决上存在着意愿和能力的差异,并带来了不同的产业发展结果。政府的茶叶统制极力取消中间商,实际上取消了侨销茶本地及南洋社区之间关联和沟通的枢纽,最终不利于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这一研究对于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转型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