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23年, 第1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1-20
  

  • 全选
    |
    社会理论
  • 李钧鹏 许松影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社会学的学科史研究除了按照时间顺序梳理重要的人物、出版物、组织和制度,也将目光投向学术知识、学科制度、人际交往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复杂关联。本文采取后一种思路,考察冷战所带来的重视科学技术、了解其他社会、对外文化宣传与对内管控等政府行为和文化氛围,从制度、文化和思想三个方面对美国社会学产生的六点影响:(1)学术界对政府资助的依赖加深;(2)跨学科合作和社会学学科自身认同深化;(3)研究对象和范围受到引导与限制,超脱政治的中立化姿态盛行;(4)科学主义传统进一步强化;(5)“个体-集体”社会模型得到延续和深化;(6)现代化理论等特定理论和方法出现或被广泛应用。时至今日,这些影响有些已经在美国本土消失,有些则扩散到了全球各地的社会学实践中。
  • 沈垚 王庆新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27-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关注韦伯与史华慈对中国古代思想解读的关键差异,以及两人在强调中西文明伦理自觉性上的相通性。韦伯的《中国的宗教》在方法论和基本概念的使用上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史华慈关于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韦伯的思想遗产进行了积极对话。韦伯的“文明比较”与史华慈承自雅思贝尔斯的“轴心时代”,代表着看待中国古代文明的两种立场。本文从“‘天-命’与超越性秩序”“‘礼-仁’与人格秩序”“‘学’与社会和政治秩序”三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异同。史氏肯定中国古代思想中的超越性以及实然秩序和应然秩序之间的分歧,同时也追随韦伯,认为文明现代性的基础需要从自身的伦理资源中去发现。这意味着中国儒家思想同样包含着韦伯所认为的独属于西方宗教的伦理自觉性,以及此种伦理与世俗的紧张关系。
  • 李宏基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47-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古典社会理论思想家,梅因浸染着 19 世纪社会演化论的思想气质。探寻现代社会的要义不是从其本身出发,而是回到其古代法律与社会演化历程,这是梅因演化思想的出发点。同时,有别于当时的社会演化论,法律成为梅因观察社会变迁的重要工具。基于此,梅因描绘出社会的类型、特性与演化动力。在“从身份到契约”的演化趋势下,进步社会最终孵化出现代契约社会,但晚年的梅因意识到现代社会面临现实危机。更为重要的是,梅因的演化思想透露出他对古今社会与东西文明的深刻反思。梅因的社会理论对于深入理解西方古典社会思想,发展中国的法律与社会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 劳工社会学
  • 吴桐雨 夏冰青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6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产业为案例,解析中国平台劳动的再嵌入现象。通过分析为期两年的田野调查和 154 个半结构性访谈资料,构建了“算法补足组织”的概念框架,探讨了“补足组织”如何衔接算法与平台劳动,使之再嵌入回社会关系。由地方政府介入的算法补足组织依据自身组织资源和逻辑,弥合了算法控制所带来的部分潜在劳工问题。在特定情景下,算法补足组织还可能与劳工形成利益同盟,调动组织资源消减算法黑箱特性,联合对抗过度算法控制,这一事实挑战了算法冷漠性等相关理论。
  • 陈彦冰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87-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个体所处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会影响其社会态度,但这种影响依赖于复杂的结构基础。基于稳定工作者与不稳定工作者的信任分化现象,本研究对这一基础进行了探索。从结构约束视角出发,本研究发现,只有中等可能性从事不稳定工作的个体,其工作稳定性状态才会影响社会信任;具有较高地位的个体掌握了工作的选择权,“稳定—不稳定”分化反而不明显。从结构化视角出发,本研究认为,随着劳动力市场中工作稳定性结构逐渐形成,“稳定—不稳定”的信任差异也日趋明显。
  • 胡秋爽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105-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数字劳动平台存在的劳动力灵活性与生产力保障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当前研究过于关注技术影响而忽视了组织的作用。市场与等级在经济活动中通常被视为两种替代性组织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对微任务平台和骑手平台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纵向与横向结构上,平台采取代理与授权的形式,将代理机构与服务需求者纳入其组织系统,形成决策权集中化和工作过程控制权下放的独特组合。它在有效结合市场(高灵活模式)与等级(高控制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生成了独立的、有自己逻辑的组织治理模式,推动了数字劳动分散式管理与全景式监控的高效统一。
  • 论文
  • 张波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125-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基于家庭生态系统理论和代际团结理论,运用20102020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代际关系类型及其对
    子代离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家庭代际关系以团结型关系模式为主,主要有互惠型、奉养型、支持型和互动型四种;不同类型代际关系家庭中,子代离婚风险呈现出序列化特征:互惠型
    >支持型>奉养型>互动型。孝道观念对互惠型家庭中子代离婚风险具有强化效应,对奉养型与支持型家庭中子代离婚风险具有弱化效应;老一代与中生代互动型家庭子代婚姻稳定性最好,新生代奉养型家庭子代婚姻稳定性最好;男性支持型家庭、女性奉养型家庭子代离婚风险较高。
  • 龚文娟 范丽娜 张金波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14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有关美丽乡村生态环境“谁来治?如何治?效果如何?”的讨论中,培育村庄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和促进乡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被视为实现乡村环境社会良治的重要路径。本文提出“环境治理效果评价-环境参与意愿-(社区归属感)-环境参与行为”解释框架,利用田野调查数据加以检验,发现:乡村居民的环境参与行为包括生态环境参与行为、生产环境参与行为和生活环境参与行为;村民对环境治理效果的评价直接影响其生态环境参与行为,同时通过环境参与意愿间接影响三类环境参与行为;社区归属感差异化地调节环境治理效果评价、环境参与意愿与不同环境参与行为的关系。因此,通过村庄空间再造,带动村民创业创收,激发村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其参与乡村环境治理的意愿和积极性,提升其环境参与行为,是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 李晓光 程诚 王奕轩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167-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03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满族 19101980 年出生世代展开历史考察。研究发现,在近百年的社会变迁中,满族保持了较高的教育水平。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分解模型进一步发现,满族成员主要通过家庭再生产策略和居住相对优势来维持其教育水平。这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政策启示:首先,政府和社区组织有必要鼓励少数民族家庭改善投资策略,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支持和投资;其次,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下,政府有必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居住环境中的教育投资,为少数民族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 吴苏 刘能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187-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关注适应能力不足的流浪者为何能够在街头维续自己的生活。既往研究或强调边缘性生活的维续依赖结构转型与支持,或
    关注行动者主体性而对生活维续所需的制度支持缺乏充分考察。基于实地研究,本文发现,流浪者在街头的生活维续依赖制度环境中的支持性要素,但是这些支持并非“先在的”,而是在具体情境中被“激活”。由于街头规范的模糊性特征,流浪者一方面借助特定的伦理价值来暂时合理化自身的形象与行为;另一方面在与街头规制力量的互动中,通过风险控制使自身行为获得规范的暂时性支持。这些实践体现出模糊性制度规范在情境中“具体化”的逻辑与日常呈现的方式。本文认为救助制度设计应当兼
    顾制度安排自身的特征与流浪者的意义结构。

  • 郑博文 狄金华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211-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强激励是不是行政发包的必要条件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为例,分析当治理的紧迫性凸显时,基层政府如何通过将治理任务发包至内部再造的属地组织来保证任务的完成。研究发现,在弱激励的条件下,基层政府内部也能进行发包治理。弱激励发包制与发包制原型理论在发包方目标衡量、管理者激励设置、代理方行为选择等多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弱激励发包制之所以有效,有赖于基层政府内部形成的政治联盟以及基层政府官员嵌入的“公”与“私”的伦理结构,受到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形塑。本文不仅提炼了一个制度约束条件改变后的理论概念变体,更考虑了有着多重面向的政府官员个体,基于基层政府的发包治理实践拓展了原型理论,从激励兼容性的角度对现有理论做了推进。
  • 刘芳
    社会学评论. 2023, 11(6): 231-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尝试呈现卢曼的福利国家论述。工业化中的补偿逻辑与政治系统的纳入原则共同推动了福利国家兴起。在现代功能分化的
    社会中,福利国家是政治系统的绩效,也是政治加诸国家之上的过量负担。政治系统内部分化和权力循环是福利国家扩张的结构性成因,以人类基本权利和道德为指向的进步观念,与周期性选举带来的执政党更迭是福利国家增长的直接动力。卢曼揭示了福利国家危机的根源在于社会功能性分化与政治系统去分化之间的张力,并将政治系统的自我限制作为解决方案。卢曼福利国家分析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但是对于微观现实的解释力和批判性稍弱。同时,卢曼的论述带有深刻的西方文明印记,对于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缺乏关注,其历史普遍适用性也有待于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