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14年, 第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2-20
  

  • 全选
    |
    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
  • 贾应生【责编:姜利标】
    社会学评论. 2014, 2(6): 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类型划分是人类正确认识历史社会和现存社会,积极有效地治理社会的理论前提。围绕人和人的社会存在的价值问题,人类思想史上形成了划分社会类型的精神道德和物质利益两种截然不同标准,并由此形成社会退化论和社会进化论两大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类型说。本文从有序整合的角度,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为理论分析的逻辑依据,把社会类型划分为自然社会、道德社会和利益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并由此出发分析现代利益社会的实质和困境,最后提出现代人类应当走“反向现代化”道路的初步设想。
  • 田毅鹏【责编:奂平清】
    社会学评论. 2014, 2(6): 1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共同体角度审视单位现象,我们会发现建国以来依托于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来的“单位共同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和制度,而是作为中国政治精英解决社会总体危机,“重建社会”的根本性措施而出现的,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共同体类型和样态。单位共同体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东北解放战争过程中开始呈现出雏形,“一五”期间正式形成,并由工业企业向政府和事业单位扩展,成为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体制基础的制度架构和组织单元。1980年代,伴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单位共同体”通过厂办大集体和接班顶替制度等途径,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扩张,获得新的发展生机。但从80年代后期起,我国国企普遍出现衰退迹象,导致单位制的发展步入变革期。单位制改革及变迁的进程,实际上也就是单位共同体走向消解的过程,单位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企业办社会”功能的分离,“厂办大集体”与母企业的脱离,使得单位共同体开始走向终结。
  • 专题研究
  • 陆益龙【责编:饶旭鹏】
    社会学评论. 2014, 2(6): 26-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0年综合社会调查(CGSS)显示出当前农村现代要素投入的范围和水平较为有限,这反映了“三农”现代化的现状。农民新生产要素的使用行为,受到个人特征、人力资本、要素配置和家庭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多种不同影响。当前农民现代要素使用行为的性质和原因,可以用“嵌入性社会行动”和“社会情境混合动力机制”两个理论来解释。该理论给实践的启示是: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需要与乡村社会现代化协同推进。
  • 郭瑜、韩克庆【责编:方舒】
    社会学评论. 2014, 2(6): 36-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绩效评估”项目实地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低保金额的高低并非影响基本生活需要满足度的唯一因素;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在个人和制度层面都有若干因素能够影响低保对象对基本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主观认识。定性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基本生活需要的模糊外延,也即医疗、子女教育、自尊和劳动的诉求。基于上述结果,对完善低保制度乃至社会救助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 谢宇【责编:王道勇】
    社会学评论. 2014, 2(6): 4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城镇化进程加速的重要时期,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影响着农民工的市民化步伐,他们长期依赖次属的、非正规的劳务市场就业,易于被欠薪。因此,日薪制劳务市场在G市S镇悄然兴起。走进日薪制劳务市场,是农民工的理性选择,按日付薪是他们在建构新的薪资给付模式。虽然日薪制劳务市场的兴起,迎合了劳资双方的某些需要,降低了劳资双方传统的风险,但也导致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在无形中流失、企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因此,本研究基于劳务市场分割理论视角,提出规范日薪制劳务市场的相关对策建议。
  • 肖林【责编:邢朝国】
    社会学评论. 2014, 2(6): 58-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法性”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国家政权或社会组织的合法性问题,缺乏对社区自治组织合法性的系统分析。本文对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在法律、政治、行政和社会不同领域的合法性水平及其基础进行全面比较,指出两种社区自治组织的合法性存在着不对称的特点:一方面,居委会和业委会在自身不同类型的合法性水平上差别很大,且存在着内部张力;另一方面,两者之间的合法性形成不对称格局,一方合法性强的类型正是另一方合法性弱的类型。这种不对称的合法性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在效用和价值观上对两种社区自治组织的认知和期待存在着深刻差别。居委会和业委会也因此面临着不同的合法性危机或困境。
  • 分支社会学·社会人类学
  • 罗劲、师保国【责编:胡宝荣】
    社会学评论. 2014, 2(6): 69-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间的智慧和创新是社会草根阶层为了生存以及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需要而做出的一种创造性适应。文章首先基于认知资源使用的节省律对智慧与创新何以能在民间产生进行了思考,其次从顿悟与试误、学习与创造、革新与创新、分析与整合等方面分析了民间智慧和创新产生的认知过程特征,最后从有用与新颖、建设与破坏、投资与投机等角度剖析了这一现象的动机特征。
  • 陈学金【责编:李璐】
    社会学评论. 2014, 2(6): 7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少数族群教育研究、汉人社会的教育研究和海外社会的教育研究三个方面对当前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十多个内容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焦点议题进行了梳理与评论。最近三十多年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转型密切相关。在经历了研究的“人类学化”之后,历史与反思性的研究逐步增多,这表明中国教育人类学正在迈向专业化、学术化的发展阶段。为了避免重复研究,研究的问题意识应该加强,尤其是要把研究论题与当前社会文化转型中的重大教育关切联系起来,并从其他相关学科吸取学养,以提升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品质。
  • 书评
  • 马良灿【责编:王水雄】
    社会学评论. 2014, 2(6): 90-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化与传播方式,存在形态与层次类型,当代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秩序、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在联系,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治理问题,意识形态现代化及其评价原则,新型社会形态的意识形态变迁与社会认同,研究意识形态的方法论原则等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认识。基于此,能够拓展社会学认知意识形态的传统界限,开创社会学研究社会意识形态的新视野。
  • 总目录
  • 本刊
    社会学评论. 2014, 2(6): 9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汇总了全年的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