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095-5154 CN 10-1098/C

2018年, 第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11-20
  

  • 全选
    |
    经济社会学
  • 李国武 陈姝妤
    社会学评论. 2018, 6(6): 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科学研究中对人们的社会比较倾向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绝对收益考虑、相对位置考虑和平等主义考虑。通过针对在校大学生和在职人员两类群体的问卷调查,本文探讨了不同条件下人们社会比较倾向的复杂性和变异性。研究发现,随着比较事项、参照群体和社会身份等条件的变化,个体的位置考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参照群体从其他人变为同事后,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在职人员在所有事项上的相对位置考虑都明显降低,而平等考虑和绝对收益考虑明显增加。当参照群体为其他人时,在几乎所有事项上在职人员明显比在校大学生表现出更低的相对位置考虑和更高的平等考虑;而当参照群体为同事时,在绝大多数事项上在职人员的位置考虑与在校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 严俊 李婷婷
    社会学评论. 2018, 6(6): 1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托有限理性的理论思路与概念工具,本文挑战了传统经济行为分析中的偏好稳定与效用最大化假定,构建了一组包含四种行动者类型的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描述了连续行动过程中的偏好变化与策略选择,修正并丰富了以“显示性偏好”理论为代表的既有研究对偏好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与行为经济学侧重短期情境性分析不同,本研究关注偏好与行为的演化(进行或退行)机制,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行为显示或隐藏偏好的可能。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重新审视关于偏好变化的既有结论,也能为新的行为实验提供设计思路。
  • 差异与分层
  • 付宇 桂勇 黄荣贵
    . 2018, 6(6): 2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有研究在刻画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核心特征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混和型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中国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数据(2015)以及访谈资料,尝试勾勒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谱系与核心特征。研究发现,逆向民族本位主义、逆向文化民族主义、非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以及民族本位主义构成了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谱系。其中,逆向民族本位主义者对于社会的整体评价低,同时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逆向文化民族主义者在价值观念相关的指标上呈现出多元开放且重视程序正义的态度倾向;文化民族主义者拥有强烈的安全感,并且对未来的政治、经济走势表示乐观;国家民族主义者对于社会的整体评价更高,但是在涉及到公平、科学议题时表现出非理性特征;民族本位主义者则表现出强烈的国家主义与民粹主义倾向,政治效能感强,在对社会议题的认识上具有标签化倾向。本文所采取的类型学的分析较好地解释了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在各类议题上的态度倾向的差异,从而能够更好地对青年民族主义未来走向进行推断。
  • 李黎明 龙晓 李晓光
    . 2018, 6(6): 4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探讨行动者人格特质如何影响社会资本动员。我们基于大五人格理论(OCEAN),从外向度、敏感度、合作度、求新度、理性度五个角度提出理论假设。JSNET2014数据分析表明,就个体的社会资本动员能力和社会支持获取能力而言:外向度、合作度、求新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敏感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理性度则无显著影响。以上发现表明,社会资本动员不仅受到个体资源限制和社会结构制约,同时也受到行动者内在心理特征的影响。
  • 黄建宏
    . 2018, 6(6): 5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过去有关社会阶层再生产的研究常常将家庭阶层背景等同于父母收入、职业地位以及文化程度且忽视了家庭阶层背景对后代教育的影响总是从早期儿童基础教育就已经上演这一重要事实。本文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并以住房条件指称家庭阶层背景且分析其与儿童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个体、家庭、社区及学校等变量后,发现住房贫困对儿童学业表现能够产生负面影响。但进一步分析证实了这种影响受邻里环境调节,即富裕邻里会放大住房贫困对儿童学业所产生的负面后果,住房确实是阶层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物理机制。本研究在政策层面上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扶贫必扶智”的重大举措,以“扶住”为切入点落实“扶智”会比直接现金援助更有效。
  • 探讨与评论
  • 黄盈盈 张育智
    . 2018, 6(6): 7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巴纳德会议”为分析点,重点梳理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女权主义“性战”发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围绕着色情、女同性恋TP(男女)角色、S/M(虐恋)三个主题的争论而形成的性激进派女权主义与反色情派支配论女权主义这两种女权主义性论述的基本立场、观点分歧及后续影响。20世纪90年代至今包括“性骚扰”在内的诸多争论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当年的论战,围绕着“危险与快乐:迈向性政治”这一理论框架的女权主义性论述影响至今。而这种影响,尤其是支配论女权主义的论点,显然也已经走出了美国,并与中国大陆产生某种(自觉不自觉的)连接,可是,我们对于这个会议及其性政治的了解、讨论与检视却非常之少(或严重偏颇),当下的很多讨论甚至远不如当年深刻与丰富,且在缺乏充分认识与警惕的情况下容易将其中一派的观点放大为整个女权主义的性立场。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女权主义性论述的梳理,是为了回到中国大陆的当下,观察其与中国大陆的可能关联,探讨进一步推进更为丰富而本土的“性思考”以及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发展另一类 “性论述”的可能。
  • 何祎金
    . 2018, 6(6): 8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学中国化,书写了中国社会学史的重要篇章。结合历史情境,本文梳理和考察了早期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与流变,不仅关注狭义的中国化,即明确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的知识计划,同时关注那些缺少中国化提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为社会学注入了中国理解和阐释的广义中国化。后者在社会学中国化的完整历史谱系中,显然不应该缺席。更为重要的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化的内涵亦发生了相应的流变。这种流变不仅反映了历史上中国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反映的还有彼时社会学在中国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之间并存的张力。